主持人:各位網民朋友,大家好,感謝廣大網民朋友關注中國·舞陽網在線訪談欄目。舞陽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是我縣唯一的農業新品種、新技術引進、試驗、示范、推廣、農業技術培訓、宣傳的專業性業務主管職能部門,主要負責全縣農作物病蟲草害的預測預報及防治服務等工作。今天,我們邀請到了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趙廣壘同志,就當前我縣小麥春季管理技術等方面的情況向各位網友介紹。首先對趙站長的到來表示歡迎!
趙廣壘(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各位網友,大家好!今天有幸借中國·舞陽網在線訪談欄目,就當前我縣小麥春季管理等農業技術方面的情況和各位網友在線交流,希望大家對我們農技推廣工作多提寶貴意見和建議,以利于我們更好的為全縣農業生產提供技術服務。目前,隨著氣溫的逐步回升,我縣小麥已進入返青拔節期,是決定畝穗數、穗粒數多少,并為粒重打基礎的關鍵時期,也是通過麥田管理,促進苗情轉化升級的關鍵時期。為不失時機地抓好春季麥田管理,力爭今年夏糧生產再奪豐收,連日來,縣農技總站組織專業技術人員積極開展2023年小麥春季管理技術巡回宣傳活動,指導全縣群眾抓緊開展小麥春季管理工作。當前我縣小麥長勢總體較好,相信在全縣廣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我縣今年夏糧生產將再上新臺階。
主持人:下面訪談正式開始,請廣大網民朋友們踴躍發言。
留住往昔(網友):俺家的麥是去年10月初種的,現在感覺旺長了,該咋辦?麥種啥時候播比較合適?
趙廣壘(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感謝這位網友的提問,小麥的播種時間要結合品種特征特性和氣象條件,因地制宜地確定適宜播期。舞陽縣一般適宜播期半冬性品種為10月10日~20日,弱春性品種為10月15日~25日;對優質強筋、中強筋小麥品種應在適播期內適當晚播。你家去年10月初播種,有些偏早。判斷是否旺長了要看當前麥苗長勢,如果比較稠密旺盛就是旺長。
小麥的控旺措施主要有鎮壓、噴施農藥和適時中耕斷根等。小麥鎮壓有“控上促下”的作用,既可壓實土壤,防止透風跑墑,出現吊根死苗現象,又能有效抑制主莖和分蘗徒長,促進根系下扎,使麥苗壯而不旺。鎮壓注意在晴天的下午進行,鎮壓次數不要過多,一般1~2次就可以了,而且據相關試驗表明,鎮壓地塊比沒有鎮壓的地塊,每畝可增產150~200斤,是個不錯的方法。噴施化學農藥對于密度過大,發生旺長的麥田,可用矮壯素、烯效唑或者磷酸二氫鉀對莖葉均勻噴霧,可以抑制小麥的莖葉生長,延緩植株生長,葉片變綠增厚,提高光合作用,促進分蘗,提高幼苗抗寒、抗旱能力。澆水后適時中耕斷根,抑制春蘗過多滋生、繼續旺長。
另外特別提醒各位種植戶,近期氣溫回升,小麥極易旺長,如有發現要及時控旺!同時,也請轉發給身邊的朋友,讓他們做好防控措施,以免作物受害減產。
老李(網友):前幾天俺去地里看小麥長勢,發現麥莖底部有褐色病斑。以前出現這種情況后期會慢慢出現白穗和死穗,對產量影響較大。這好像是電視里說的紋枯病?我想確定一下是不是這種病,另外這種情況該咋治?
趙廣壘(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你說的這種情況是小麥莖基腐病,這種病與小麥紋枯病有相似之處,近幾年在我縣有高發態勢。小麥莖基腐病主要通過土壤傳播,在小麥生育期內有2個發病高峰,第1個發病高峰是返青期,此時溫度升高有利于病原菌的侵染傳播,之后拔節期病情比較平穩,而在孕穗到灌漿期又會出現1個發病高峰。苗期發病葉鞘變褐,分蘗減少,植株矮弱,成株期發病莖稈變褐至1~3節,形成醬油稈,造成維管束阻塞,單穗粒重降低,灌漿后期易形成枯白穗,嚴重時引起產量損失。
防治方法:每畝用80%戊唑醇水分散粒劑10-12克、或200g/L氟唑菌酰羥胺懸浮劑50-65毫升、或18.7%丙環·嘧菌酯懸浮劑30-60毫升、或48%氰烯·戊唑醇懸浮劑40-60毫升對水50kg噴霧防治。在噴藥時,可加入磷酸二氫鉀、氨基寡糖素或蕓苔素內酯等提升防治效果,還可提升小麥對病蟲害的抵抗力,增加小麥產量。同時,要注意加大用水量,壓低噴頭,將藥液噴淋在小麥莖基部,以確保防治效果,嚴重發生田,間隔7-10天再噴1次。
老酒煙斗(網友):現在離收麥只剩下2個多月了,如果想要今年小麥高產,在麥收前還需要關注的重點有哪些?
趙廣壘(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小麥收獲前還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但是要根據天氣變化和小麥正常實際情況來加強管理,例如: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遇旱適當澆水或遇雨追施尿素每畝8-10公斤。4月上旬至5月中旬根據苗情、蟲情、病情,開展“一噴三防”。小麥抽穗楊花后是麥田病蟲害發生的高峰期,也是干熱風多發季節。此時進行“一噴三防”能有效防治后期病蟲害和干熱風危害。第一次在4月15日至25日,第二次在5月5日至15日。藥劑種類針對病蟲發生情況合理選用。小麥生長后期要養根護葉,結合病蟲害防治及時開展葉面噴施1--2遍磷酸二氫鉀,每畝不少于200克,兌水40--50公斤,噴灑時間最好在晴天無風上午9--11時或下午4時以后,要噴灑均勻,尤其要注意噴到下部葉片??捎行ьA防小麥后期脫肥早衰,延長灌漿時間,穩定小麥粒重,還可減緩干熱風和高溫熱害影響,達到防災、減災、增產的目的。
春滿鄉村(網友):請問趙站長,目前小麥田間管理應采取哪些措施?
趙廣壘(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目前正值小麥返青起身期,是小麥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也是不利氣象因素及病蟲草害多發、頻發的階段。抓好早春麥田管理,落實肥水運籌、病蟲草害防控等技術措施。
一是做好水肥管理。近期氣溫回升明顯,小麥植株生長發育必然加快,對肥水需求增加,進行麥田科學追肥澆水,尤為重要。
1、針對沒有進行冬灌墑情不足的麥田,要及早普澆一遍水,不僅改善土壤墑情,調節近地面層小氣候,減小溫度變幅,防御寒潮凍害,還能緩解除草劑、生長素造成的藥害。澆水后要注意及時劃鋤,破除土壤板結,增溫、保墑、除草。
2、對基肥施用不足,目前苗小、苗黃、苗瘦的小麥田塊,要結合澆水因苗補肥促壯,一般施尿素8公斤~10公斤/畝;對磷、鉀肥用量不足的麥田要合理追施氮磷鉀三元復合肥,促進小麥早生根、多分蘗和苗情快速轉化;對因土壤酸化形成的發黃、生長遲緩麥田,科學施用土壤酸化調理劑、有機肥、生物有機肥、生物菌肥等,特別是生物有機肥和生物菌肥一定要施入土壤中,不能撒施表面。同時噴施葉面肥和生長調節劑,對小麥恢復生長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每畝噴施200克磷酸二氫鉀+10毫升蕓苔素兌一噴霧器水均勻噴霧,在上午氣溫上升到10℃以上時噴灑,效果最佳。
3、因播期早形成旺長之勢、群體偏大的麥田,應先控后促,追肥時間推遲至拔節中期。
4、麥苗生長健壯,群體適宜的麥田,按照“前氮后移”技術要求,在小麥拔節初期,進行田間追肥,畝追尿素8-10公斤。
二是加強病蟲草害防治。春季是小麥各種病蟲草害高發和交互發生階段,也是防治的最佳時期。
1、防治小麥紋枯病和莖基腐病。選用噻呋酰胺、戊唑醇、井岡霉素等單劑或復配劑開展防治,對準小麥莖基部進行噴施;要用足藥量和水量。
2、防治紅蜘蛛和早期蚜蟲??捎眠料x啉、啶蟲脒、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蟲嗪等防治。
3、防控黃花葉病毒病。對仍沒有返青的病田,可噴施水溶性氮肥、磷酸二氫鉀、蕓苔素內酯和營養類藥劑,促新葉早發。
耕天耘地(網友):請問近期部分地塊小麥出現點片發黃是什么原因?咋防治?
趙廣壘(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小麥葉片發黃原因有很多,年前小麥葉片發黃主要是麥播時整地質量差、播種過深或過淺以及除草劑噴施不當產生藥害有關;而當前小麥出現點片葉片發黃主要是小麥黃花葉病造成的。
小麥病毒病,又稱小麥土傳花葉病毒病,是小麥土傳花葉病毒在小麥葉片內大量增生,破壞小麥葉綠體,發病時小麥葉片褪綠黃化或產生病斑。后期病斑擴散增多,可導致整個病葉發黃、枯死、發病嚴重者植株矮化,分蘗減少。一般可造成減產10-30%,重者減產50%以上。近期氣溫回升,正是小麥病毒病的顯癥期。據我單位植保專家調查,目前全縣小麥黃花葉病發生面積0.5萬畝,個別田塊發生較重。防治措施:主要是發病初期結合澆水,追施速效氮肥5-7公斤,促病弱苗轉壯升級,促進生長。同時也可以噴施鹽酸嗎琳呱、香菇多糖、氨基寡糖素、寧南霉素與蕓苔素內酯、葉面肥混配,進行葉面噴霧。視病情發展情況,間隔7-10天再施藥一次。
農村小伙照樣帥(網友):去年我種的100多畝小麥赤霉病發生較輕,今年是不是應該也不會有大的危害?
趙廣壘(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小麥赤霉病近年來在我縣發生較普遍。去年,由于我縣各級領導重視,農技推廣部門宣傳力度加大,預防措施到位,小麥赤霉病發生較輕,但今年還不能掉以輕心。據上級業務部門預測,今年小麥赤霉病還將會偏重發生。主要原因是,在部分地塊,秋季秸稈還田時,赤霉病病菌在玉米秸稈上殘存量大,如果在小麥揚花期遇上連續3天以上陰雨天氣,小麥赤霉病有可能大面積發生流行。
小麥赤霉病是一種氣候性病害,它的發生流行與氣候密切相關,是一種可預防不可治的小麥病害。因此,必須以預防為主,根據天氣預報,在小麥齊穗至揚花初期可噴施氰烯菌酯或戊唑·咪鮮胺等藥劑進行預防,各位農戶一定要高度重視小麥赤霉病,切莫大意,影響收成。
莊稼人(網友):我是文峰鄉的一個老農民,家里有5畝多地,一直都是收完小麥種玉米,聽說莊稼需要輪作對地好。我想今年收完小麥種花生,現在應該提前做什么準備?花生品種怎么選?有啥需要注意的技術措施沒有?
趙廣壘(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輪作是用地養地相結合的一種措施,指在同一田塊上有順序地在季節間和年度間輪換種植不同作物或復種組合的種植方式。輪作有很多好處,主要是合理的土地輪作有利于保持、恢復、提高土壤肥力,通過不同作物從土壤中吸收各種養分的數量和比例各不相同來均衡利用土壤中的養分和水分,改變病菌寄生主體,抑制病菌生長,減少病蟲草害的發生。還有利于合理均衡地使用農具、肥料、農藥、水資源及資金等社會資源,有效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狀,調節土壤肥力,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常見的輪作有禾谷類輪作、禾豆輪作、糧食和經濟作物輪作等。種植麥茬夏花生準備工作,需要提前備足種子、肥料、拌種劑,以及播種機械等,還要做好思想上的準備,加強技術學習,了解花生種植的技術要領。花生品種的選擇,根據我縣氣候和市場需求,一般夏花生選擇出米率高、生長期適中的羅漢果花生種系列。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銷售情況,訂單式種植一些鮮食花生、黑花生、五彩花生等。
夏花生高產技術措施
一、播種
種好七分收,因此播種非常關鍵。
1.選種。根據我縣氣候和市場需求,夏花生選擇出米率高、生長期適中的羅漢果花生種系列。
2.做好種子處理。播種前進行種子處理,不僅能促進種子后熟,提高種子發芽勢和發芽率,而且能保證出苗整齊,達到苗全、苗壯。種子處理步驟:
?、贂穹N。脫粒前。選無風的晴天把莢果曬2~3天,然后剝皮選仁。
?、诹_x。剔除癟粒、發芽、發霉、破損、混雜及變色的種仁,選留飽滿、大小均勻的種仁作種。
?、郯璺N?;ㄉ∠x害預防為主,選用優質專用花生拌種劑拌種,對防治地下蟲、花生枯萎病、壯苗等起到較好效果。
3.播種時間。麥收后立即整地播種,應于6月10日前后播種結束。整地應先還田,然后旋耕8-10厘米整平待播。
4.起壟種植。使用花生專用播種機起龔施肥寬窄行播種。有利于通風透光及時澆地和排水。一般壟底寬80厘米,壟面寬50厘米,壟面上兩行花生行距27厘米,株距13厘米左右,播深5厘米,畝密度12000穴。
5.土壤肥料是基礎。一般夏茬花生畝施花生專用肥50--60公斤。
二、田間管理
1.澆好蒙頭水。根據墑情和天氣,一般播后應立即澆好蒙頭水,保證出苗快、齊、勻,堅決摒棄靠天等雨念頭。
2.化學除草??稍诓ズ竺缜坝靡也莅坊蚴┨镅a進行土壤封閉除草,亦可在雜草2-3葉期用花生田苗后專用除草劑雙雙會進行除草。
3.防病蟲,促增產。用好花生三遍藥,防病、控旺、飽果,前期促根壯苗子,中期適調保果子,后期防葉子早衰果飽滿。每次均加入對應殺蟲劑,做好蟲害防治。
4.防旱排澇?;ㄉ挥惺芫蟮淖臃勘烊胪林胁拍芙Y果,特別是下針期,遇旱及時澆水。
三、適時收獲
當花生頂端停止生長,上部葉片變黃,基部和中部葉片開始脫落,標志多數花生莢果已經成熟,進入收獲適期。
平平淡淡才是真(網友):聽說別的地方最近有外來物種入侵,對小麥危害較大。請問這些外來物種主要有哪些?我縣是否發現有侵害當前小麥等農作物的外來物種?發現外來物種入侵,應采取什么措施?
趙廣壘(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這個問題非常有針對性,去年外來入侵的物種問題比較熱門,尤其是鱷雀鱔、一枝黃花等影響較大。其實外來有害生物入侵是隨著農業生產交流的日益增多不可避免的問題,特別是農作物種子的調運和收割機的跨區作業等行為,使不屬于本地區的有害生物,得以入侵蔓延危害造成損失。就小麥生產上說,前幾年的節節麥,曾經蔓延危害,經我們農業技術人員和廣大群眾的共同努力,已基本消除危害。從去年開始麥田多花黑麥草從外地傳入,并且普通除草劑非常難以防除,給有些地塊造成了一定的危害。目前技術人員正在推廣專用除草劑進行防除,且效果也不錯。對外來有害生物的入侵,我縣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密切重視,嚴密監測,每年都會組織技術人員進行全面普查,摸清情況,針對性地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防除。主要措施:一是加強植物檢疫,嚴格種子調運和產地檢疫,防止通過種子調運傳入有害生物;二是加強監測普查,發現情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鏟除。如果農戶發現外來物種,應及時上報縣、鄉技術部門采取針對性措施。
主持人:由于時間關系,本期關于小麥春季田間管理工作在線訪談到此結束。關于網民朋友提出的新問題,我們將繼續給予答復。感謝到場嘉賓,感謝網民朋友的積極參與,也希望廣大網民朋友一如既往地關注、支持中國舞陽網的發展。
趙廣壘(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在此感謝各位網友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問題和建議,如果以后有什么生產中的問題也可以隨時撥打我們單位業務咨詢電話0395-7130989,希望大家多關注和支持舞陽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的相關工作。再見!